别骂了!张一山演的《鹿鼎记》不是给你们这些人看的
2020年11月24日12时18分内容来源:创意铺子
翻拍,在影视创作中那是极其常见的。
有把经典老剧翻拍得让观众叫好的,也有故意改编乱编就为了把话题吵的。
譬如最近大火的翻拍电视剧。![]()
这剧刚上一周,就已凭借着 82.3% 的一星评价,汹汹拿下豆瓣 2.6 的高分,成绩那是相当亮眼。![]()
它就是由张一山、唐艺昕主演的翻拍电视剧《鹿鼎记》。
![]()
这成绩谈不上有多傲人,也就比曾经差点在影视剧口碑榜上 发烂发臭 发光发热的《小时代》差点。正剧开始,韦小宝的“面部痉挛”式说书,就给观众打了一波小高潮。一副智商不在线的样子,起初我以为那只是“说书”的喜剧效果。一蹦一跳一点也不低调的样子,硬是走出了汤姆自信的步伐。看他偷吃东西的时候,我也真切地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如鲠在喉”。嘴里含块布这叫被绑架?我心想你俩要不凑个情头算了。
甚至到了 18 集,这般“傻白甜”的演技丝毫没收。他跟阿柯争辈分的这段更是让人跳戏,不知道还以为刘星跟小雪咋又吵起来了?
张一山曾说,他演的韦小宝,将是有史以来最有趣的一个。
翻拍要创新,而且整个戏的画风已经在往卡通和搞笑上面走了。退一步讲,自开播以来作为主角的张一山持续吸引着全网的火力攻击,但这剧烂得还真不是他一人的锅。
因为整组人全是风格统一的浮夸式演技。
皇帝是个老m吗?怎么被扇耳光反而一脸享受的样子...
假太监(韦小宝)像真太监,就连皇上也逐渐太化。(没有说太监不好的意思)可整组都如此统一,那跟导演、编剧可就脱不了干系。
面对全网的争议,导演马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如果不能以新的维度去阐述作品,翻拍将毫无意义。![]()
我们这一版《鹿鼎记》的受众是 00 后和 10 后。主要以卡通画风的表演特质呈现,这种画风也可以被理解为新表现主义。
听听。
原来这是专门导给 10 来岁的小朋友看的,备受诟病的演技只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演法」。你不能接受,那只能证明你品味不够。
合着大家都错怪编剧导演的用心良苦了?
求求了,如果龇牙咧嘴的表情加上杂耍表演就叫创新跟搞笑,那也太玷污这两个词了。算了撇开演技,怒刷完 26 集的我,总算发现了个还不错的点。至少在看这部剧上面,你不敢有想要倍速播放的冲动!
前一秒还是陈近南铁杆粉丝的茅十八,下一秒居然问得出口后门在哪?旧版得用 3 集才勉强交代清楚的剧情,这里 20 分钟就完事了。至于情节的仓促,据说是因为某些原因导演不得不缩减情节,怒删 11 集的结果。可我搞不明白既然这样,为何一个公主却能在地上打滚尬滚整整 4 分钟?
兴许这也是种创新吧。
可是,你把精华跟细节全部砍掉算怎么回事?删了精华你得拿出自己的东西补上啊,光删不补拍个锤子?你想让人家记住什么?记住猴王演技还是记住驴头不对马嘴?情节上毫无逻辑,没有情感支撑,就这剧叫陈小春来了也不顶用啊!![]()
倘若剧情仓促归咎于外界阻力,那么布景毫无考究、服装粗制滥造又是谁的锅?
就连活像沾了胡子的 HolleKitty,满洲第一勇士鳌拜也有。
算了算了,新版《鹿鼎记》,与其说是剧,倒不如说就是个儿戏。
还有更离谱的是,面对全网差评,有人开始出来鸣不平:
![]()
这样说来,导演编剧有考虑过,看这部剧的我们要承受多少?![]()
别一天天净整“演员高危、不易”那一套。![]()
![]()
翻拍向来都是存在着争议,更何况这样一部有着众多珠玉在前的大 IP,改编起来自是不易,但最起码的也得先把故事情节捋清楚吧。别一有争议就开始甩锅给审查机制,人 90 分作品被审查得只剩 80 分还有得理论一番,你本来就是个 10 分的作品有啥好叽叽歪歪?要想吃翻拍大 IP 的红利,起码得先有相应的实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