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马拉多纳,就像他那样活着 | 今天的诗
2020年11月27日12时25分内容来源:凤凰网读书
Si yo fuera Maradona viviría como élsi yo fuera Maradona frente a cualquier porteríasi yo fuera Maradona nunca m'equivocaríasi yo fuera Maradona perdido en cualquier lugar.La vida es una tómbola... de noche y de día...la vida es una tómbola y arriba y arriba....Si yo fuera Maradona viviría con él...mil cohetes... mil amigosy lo que venga a mil por cien...si yo fuera Maradona saldría en mondovisionQue ellos son el gran ladrón!La vida es una tómbola...de noche y de díala vida es una tómbola y arriba y arribaSi yo fuera Maradona viviría como élporque el mundo es una bolaque se vive a flor de pielSi yo fuera Maradona frente a cualquier porqueríaSi yo fuera Maradona y un partido que ganarsi yo fuera Maradona perdido en cualquier lugar...La vida es una tómbola...de noche y de día...la vida es una tómbola y arriba y arriba....我经历过挚爱的三支球队中两支的代表性人物的过世:2005年的乔治·贝斯特和2016年的约翰·克鲁伊夫。尘世的一切,我爱戴的人和我自己,都会逝去,对想而可知的任何带有必然性的消息,它已没有丝毫波澜。昨天也许是喝多了马黛茶,晚上没能按时睡着,收到了马拉多纳过世的消息。并没有太意外,因为老马的身体这两年时常处于险境。甚至,现在足坛还有两个情况同样糟糕的:博比·查尔顿和盖德·穆勒,让人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很难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不想媚俗,但真挚的情感需要真挚地表达。英伦足坛有句趣言:Pele good, Maradona better, George Best.(贝利很棒,马拉多纳更佳,乔治·贝斯特才最好)。风流倜傥、号称第五披头士的乔治·贝斯特去世时,在贝尔法斯特街头有二十万人送葬,那么如今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呢,能挤得下四千万激情洋溢、为足球疯狂的阿根廷人么?心系足球的里克尔梅已经回到博卡青训梯队,计划重新锻造出阿根廷足球失落的十号前腰,但还有谁,会像那个蛮王一样,再用困兽之力勉强对抗象征着文明、秩序、规则、队形和机械的欧洲呢?除了飞驰过高乔人和考迪罗的潘帕平原,又有哪片土壤还在负隅顽抗呢?还有哪个国家,时至今日还幻想用落后战胜先进呢?只有这片欧洲文明发生了退行的土地:这里没有线性时间,只有无尽的倒退,以落后违抗先进甚至是一个现实的选项,是必然的姿态。只要这个阿根廷人踏上场,比赛就像回到大草原,一切对决都简化为十九世纪上半叶最野蛮的阿根廷考迪罗“平原之虎”法昆多对训练有素的统一派军队歇斯底里的冲刺和厮杀。别被重复了无数次就仿佛他在场上永远都在进行同样简单表演的美好集锦蒙蔽了双眼,看看他更多的失败时刻,看看他那些堂吉诃德一般疯狂孤傲的、必败的长驱直入和看上去没有一丝胜算的、孤注一掷的长传球,看看他的摸爬滚打和毒辣的小动作,看看他仇恨的血气和潮汐般不竭的斗志,欧洲没有这种力量。也只有马拉多纳,真的以带着热泪、鲜血、草腥味的阿根廷人的方式战胜过欧洲。在这个球员像生化机器人、比赛像下象棋的年代,马拉多纳的信徒们仍然固守着不把足球视为科学和棋类的权力。仍然有许多人,做梦都想回到蛮荒的草海,那是阿根廷的根,阿根廷人不愿离开。博卡青年梯队的主席说过,他们的条件真的很艰苦,孩子们太穷了,曾经在出去打国际比赛,看见欧洲的同龄对手们用最新款mp3、手机,穿戴最流行的球鞋、用最先进的训练设备时,目不转睛、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对很多孩子来说,还是人生头一遭看见那些。等上了球场,那帮欧洲小孩会以为自己在跟一群狼踢球——阿根廷小球员实在太强硬了。阿根廷在每个年龄段都可以用小一岁的队伍拿世界赛事冠军。贫穷、野蛮、狂热、盲目的激情,如高乔人比拼马术或用多石索、匕首进行的传统击技一般同时对实用、优雅、风险、荣誉和点到为止进行极致追求的嗜好,让阿根廷球员从小就面对爱若斯(eros)不稳定的两面性:丰沛的创造力恰出自贫瘠,以及关于掌控的悖论:最精妙的控制力源自人与马脱开枷锁之后心灵相通的自由,还有他们对随机应变的空间的依赖——当然,对于足球来说,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对于所有这样的人(阿根廷人或精神阿根廷人),马拉多纳实现了他们的梦,被他们造成了世俗神。是的,我拒绝谈论无聊的民族主义和政治论调,好好看看足球和精神之美吧,哪管他毁誉参半。热爱马拉多纳的人心灵的构造,不是这些蹭热点的文化符号掮客们说的那样。让贫民窟的孩子每天下午愿意在心里映照着马拉多纳踢球的身影而在场上拼搏到天黑的,不是什么爱国情操和上帝之手,抑或他对英国佬报了仇;而是你心中最坚固的的东西,被他的至美融化了——任何时候,你只要集中精神看一眼他的录像,就知道,世上再也看不见这样的现象:一个现代人,让你感受到前现代的残酷和战栗!马拉多纳的悲剧是奔放、壮烈的,满溢着欧洲足坛渴望却已遗失的、原初的多元性。如今,那个奉献至美的人再也不会提供新东西了,马拉多纳死去了!马拉多纳的遗产,还包括他对足球明澈而本质性的认识。他曾说,足球的本质是联结。这如同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能指的联结一样深邃。人和球之间的联结不必多提,防守是人和人的联结,而进攻,是人通过球和人的联结,这就是足球的语法。和链式防守死磕了一辈子的马拉多纳,有足够的经验窥见这项运动的本质形式,在他脚下,足球确实表现为一种语言。如同克鲁伊夫说足球真正的技术是一脚出球一样,马拉多纳对这项运动的认识也是大道至简,别以为马拉多纳不是好教练就不“懂球”。他曾在2008年表示,阿根廷队最重要的人是马斯切拉诺,然后是青涩的梅西,接下来才是正值巅峰的里克尔梅。这可是里克尔梅大红大紫、呼风唤雨的年岁!虽说此言有和罗曼赌气的成分,但这不是那些不懂实战的人能看到的层次。事实上这三个人也分别代表着他的三个极限面向:意志、技术、才华。然而这个无法合为一体的三分局面,也反映出阿根廷足球三十年来的痼疾:阿根廷的蓝白足球长链上,马拉多纳成为了一个主能指,任何后起之秀都只能如触礁一般被整个国家的马拉多纳信徒推搡到他无坚不摧的形象上粉身碎骨,哪怕强如梅西,也恰因为比任何人都更接近马拉多纳而在漩涡中更难以自处,只要回到国家队,就做不了自己。让迭戈走下神坛吧,他终究死去了,就像曾经存在过的那种地道高乔人终究绝迹了一样,若不让他们安息,拉普拉塔河的后人将永远在集体无意识中颠倒轮转,丧失明净的足球之心。荷兰人对克鲁伊夫的执念的跨越,是阿根廷的榜样。我挚爱的绿茵场上红、橙、蓝三色至纯的亡魂,此时齐聚了。那个世界也在召唤爱过他们的观者。阿根廷文学家萨瓦托有言:“没有欢快的诗歌,有人曾这样说过,也许它只能谈论时间和无法挽回的事物。”高乔人的阿根廷和马拉多纳的足球,就是诗本身,是可变的时间和无法挽回的死亡,以及对死亡的追忆。我的一位在身上刻着“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阿根廷”的阿迷朋友,今天在某市阿根廷领事馆驻地降半旗悼念马拉多纳的旗杆处摆上他的球衣和鲜花,痛哭了一个下午。另一位朋友昨夜告诉我,马拉多纳是他的南美洲启蒙,他多么遗憾于世界上又一个童真、率直的人的逝去。读首诗再睡觉?不,我是多么不合时宜地希望,大家在听完为马拉多纳而作的歌曲之后彻夜不眠。我为大家推荐和这位阿根廷永远的10号有关的10首歌:5. 歌手Andrés Calamaro声称“马拉多纳不是一般人,是战士、是天使”的《马拉多纳》(Maradona)7. 阿根廷摇滚乐队Los Piojos提及马拉多纳贫苦出身和“除了球衣上的10号没有别的武器”的歌曲《马拉多》(Maradó)新版微信修改了公号推送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在这种规则下,读书君和各位的见面会变得有点“扑朔迷离”。
数据大潮中,如果你还在追求个性,期待阅读真正有品味有内涵的内容,希望你能将读书君列入你的“星标”,以免我们在人海茫茫中擦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