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月,Netflix悄悄上线了一部纪录片——《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IMDb9.1,豆瓣9.4,《福布斯》更是盛赞它为“今年最重要的纪录片”。说的,正是大卫·爱登堡。被称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他,每次一出手必是经典:
《地球脉动》9.7分,《我们的星球》9.8分,《蓝色星球》9.9分,一直在不断刷新豆瓣的高分分上限。但这次的纪录片有点不太一样,主角从大自然变成了大卫·爱登堡本人。
已是94高龄,满头白发的他坐在镜头前,一一揭开美丽星球背后的丑恶伤疤。
很多人可能觉得环境保护是个很大的命题,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感知也很有限。
但对于一生都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老爷子来说,是切实且剧烈的。上世纪20年代,还是愣头青的大卫,作为BBC的工作人员,开始乘飞机去往全球各地。
那时,全球人口仅为23亿,荒野面积占总面积66%。一个直观的感受是,乘坐飞机,飞好几个小时下面都是原始荒野和广袤森林;从赤道和两极,从荒野到森林,从雪山之巅到深海之渊,大卫亲身探索过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态环境,观察过的生物种类比地球上任何人都要多。之后的几十年间,人口增多,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对大自然的干涉和索取,也由此加剧。失去栖身之地的红毛猩猩,惶恐地站在最后一棵树枝上。
以前常见的物种,很多现在已经越来越难找,数量更是平均减少了一半。就拿山地大猩猩来说,由于小猩猩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偷猎者为了捉一只小猩猩,不惜杀死数十头成年猩猩。
即使森林护卫队天天巡逻保护也无济于事,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只剩下300只。世界上最大的鲸鱼——蓝鲸,也从几千只,到如今难觅其踪。老爷子一针见血:一旦某个物种成为人类的目标,地球上就没有他们的藏身之处。鳄鱼、海豚、犀牛、穿山甲......无一不是这样。
或许,再过100年,我们的后代,只能通过书本上和纪录片的描述,去想象这些曾经鲜活的动物。
根据2020年的最新数据,世界人口达了78亿,大气层碳含量比30年代增加了1.5倍,荒野面积更是从66%锐减到35%。人类长久以来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量变开始引发质变。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被排放到大气层中,温室效应加剧;
水质污染和酸化,曾经美丽的珊瑚礁,变成了皑皑白骨;100年不到的时间,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一度。
这是过去整整十万年,不曾发生过的。回看自己年轻时的录像,老爷子眼含热泪。
那时的他,不曾想到,很多风景,很多生灵,此后再没有机会看第二眼。
如果不采取措施,下一代经历的,将比这些损害现象更加严重。接下来的100年,地球可能发生什么?有科学家给出了预测——
被大规模砍伐的亚马逊雨林,退化成干燥的热带稀树草原,大量物种灭绝。
北极冰盖消失,冻土融化,释放出甲烷(一种比二氧化碳威力强数倍的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迁急速加剧。过度耕作使土壤变得贫瘠,传粉昆虫绝迹,全球粮食供应面临危机。
全球气温比现在上升4摄氏度,地球大部分土地已无法住人。
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上演。
......
今年频频发生的澳洲大火、美国大火、北极高温,或许地球已经发出了警告信号。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老爷子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要恢复地球平衡,就必须先恢复生物多样性,恢复这个世界的“野性”。保护海洋生态,全面禁止渔民在多个海域捕鱼,划分近海的三分之一区域为禁渔区。
尽量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如太阳能、风力、水力、和地热能。当然,这些都是比较大的范畴,需要国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协作。
但其实,只要每个人都能改变一些细微的生活习惯,举手之劳,也能带来一些些改变——低碳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减少一次性制品的使用;
购物自带环保袋;
不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无纸化办公......地球,是每个人的地球。
94岁的老爷子尚且还在为环保奔走呼吁,更何况每一个年轻人?!30年前的一场事故,让这座城市变成了废墟,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如今,这里重新被大自然接管,植物肆意疯长,小动物自由穿梭其间,一派生机盎然。镜头慢慢抬高,大片的绿色在蔓延,人类留下的痕迹正逐渐被掩盖、消失。
来源/ 纪录片《大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撰文、编辑 / 南希
![]()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下小IN
每天会分享INS新资讯
长按添加订阅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tRiBrnv4dkiYGAIuX3Y03A==.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