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十漫个为什么 ,作者Oran猪
自由撰稿人Oran猪关于动漫、影视、摄影、游戏等知识和心得的分享交流专栏,新浪微博@Oran猪。
wuhu专题
细节如下
但...
如果说...
这套看着很厉害的神仙透视图
可能是错的
大家会怎么想呢?
你又能不能发现它错在哪呢?
新浪微博:Oran猪
-------------换麦分割线-------------
文/Oran猪
再看看同作者的其他图:
前面那张不知道是在厕所还是哪里的囧脸图看上去不是很舒适,这张美美的,感觉就好多了。
感觉不错?然而,笔者感觉还是画错了。
再来这张,福利一点的。
这张这么美,总没有错了吧?
笔者觉得还是有错。
而且笔者觉得错的地方,都是在人体上。也就是说背景确实画得很精确,但是人体却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本末倒置。
笔者并不是要批判热图来达到炒作的目的,笔者的意思其实更纯粹——
1、根本没必要这样去计算透视,大可不必。
2、既然要精确计算的话,那么不好意思你自己本身就没计算对。
所以我只是拿原作者的标准去验算原作者的图,然后希望告诉大家一些微妙的事情。
文章很硬核,全文共4段,大家可以根据情况,手动划拉到想看的部分:
一、透视原理的意义(从1点透视讲到5点透视)
二、另类的透视理论(散点透视)
三、大佬的透视错在哪?
四、纠结透视的意义
对于所有初学者来说,先要明确一件事——
透视,不是艺术,而是一种描述世界的缺陷公式。
下图就是一点透视
以一个点作为消失点,去描述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是错误的世界。
非常简单,一点透视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只有以前后为轴,近大远小」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吗?很明显不是的。
所以这是一个缺陷公式,是把世界简化了描述出来的公式。
记住:一点透视=近大远小。
正因为一点透视只有一个前后的远近和大小判断,所以不真实,要真实,我们就要增加消失点。
这是两点透视所描述的世界。
两点透视的意思是——在一点透视的「前后距离感」的基础上,把左右的距离感加进去。
简单点说就是:
1、一点透视里有个前后无限远的世界,我们按照近大远小描述物体。
2、两点透视里有个左边无限远,右边无限远的世界,我们按照这两个「距离关系」去描述物体。
所以,两点透视比一点透视要「完善」。因为我们的世界,不仅前后有距离感,左右也有。
两点透视画出来的物体,更加拟真,而且是「数学的、科学的拟真」,和我们人眼的感受差得还远着。
说到人眼,只要我们代入人眼,就可以知道为什么,笔者说「透视都是错误的世界」。
因为人类,是有「自身大小的」,而自身大小就决定了「位置」。
如上图,本来是一点透视的A,但是在人眼里,会看成两点透视的样子,因为人就站在那里,人的左右也有距离。
所以——
一点透视里的物体全部面都没有左右的大小变化,是不对的,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缺陷的」描述。
两点透视亦然。
两点透视比一点透视更完善,但是还不够完善——我们人类还有身高呢!抬头的高楼楼顶是很小的,而在我们身边的「一楼」是很大的。
所以只要我们把两点透视提升到三点透视,就可以更完善地把「高低距离感」表现出来。
我想,你已经明白了道理。
当你看到高楼被「三点透视」描述出来,你会想到,抬头是高楼,那么我如果我在楼顶上低头,也同样有个向下的距离感呀。
于是只有四点透视才能更准确地描述上下、左右、前后的距离感。
但是到了四点透视时,世界变得奇怪了。
因为人眼也有局限,一般只能感受到三个方向的距离感。(我这么说其实不准确,但是大概意思是这样)
你如果在一栋高楼的中间。
你抬头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更高的楼顶离你远,所以更小。
你低头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更低的楼底离你远,所以也更小。
但是你无法同时看到这样的景观,除非你用广角镜、鱼眼镜,让你的眼睛能看到的范围增加。
只有在绘画中,可以同时描述出来,这就是四点透视所描述的世界。
所以在四点透视的画面中,你会看到某个物体上下左右前后都在「因距离感而缩小」。
但是到此,已经开始超越人眼的习惯感知了,所以一般绘画,透视用到四点就差不多了。
五点透视就不谈了,跟鱼眼镜头差不多了。就是类似这种↓情况。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1、因为人眼看到的世界难以描述,透视是一种描述世界的残缺公式。
2、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在逐渐完善描述方式的过程中,也逐渐在完善着「观察者」的空间、大小、位置。
(换句话说,一点、两点透视,其实都是「上帝模式」,并没有考虑太多观察者的大小和位置,但是到了三点透视,我们就开始知道什么比观察者高,什么比观察者低)
3、到了四点、五点甚至更复杂的透视公式,你就会更加觉得透视其实跟绘画无关,更像是一个工程师或者数学家希望用立体的经纬线去描述世界。
4、绘画初学者所接触的一点透视、两点透视这些,只是西方透视的习惯,只是透视理论里的一部分而已。
前面说到了透视的意义,其实跟绘画无关,其实说的只是主流的西方「点」透视方式,也叫「焦点透视」。
那么现在你告诉我,这是什么透视?↓
要聊这个,我们先来回到四点透视。
刚才我们说过,一般人,并不能同时看到抬头和低头两个方向的「距离感」。
也就是说,四点透视虽然它不真实,但是用在绘画中,却能描述一种「动态的观察过程」。
四点透视,有时候相当于把抬头的画面和低头的画面「拼接」起来给你看,虽然你看着觉得怪怪的,但是只要图片够大,你还是能够体会那种「动态观察」的感觉。
简单来说就是,四点透视的图,是把「人动态观察的内容拼接起来了」,所以你看的时候,你的头不需要真的动,就能把上下都看全。
再简单点说,四点透视更接近真实世界,但是你看了就感觉不是真的(而是拼接的),你需要有一个主动理解的前提思想。
如上图这种「东方古画」,经常用的透视就是「散点透视」,就是你看那里都好像很合理,但是其实整张图的透视并不合理。
散点透视,就是最符合绘画者主观感受的透视,你随便看一段都是挺舒服的,但是《清明上河图》这种透视,你不能当地图用。
西方透视太客观太数学,东方透视其实很主观很个人感受。
可是我们还是受西方焦点透视的影响很深,那么,要如何理解这种散点透视呢?
也许一些研究透视的人可以给出很「科学语气」的答案,笔者这里告诉你就是——凭感觉去画就是散点透视,消失点可以随意定,只要感觉对了即可。
按照西方透视的话,你的图一开始有几个消失点,是定好的,所以会出现这种「弯的水管」。
我们都知道水管不是弯的!!就算我们现在去看家里真实的水管,也不是弯的!!
我们之所以接受了这样的画面,是因为他有工整的公式,我们有一个理解公式的提前思考,我们从了公式。
而散点透视、古画透视,是公式从了我们。
(讲真,人眼是可以看到弯的东西,但是当我们把视线转移过去,他就不弯了。不信你现在盯着屏幕中心,然后用余光看周围,是不是屏幕边缘是弯的?但是当你真的看过去以后,屏幕边缘就直了,反而其他地方弯了,可是我们人眼的焦点永远无法聚焦中心以外的内容,只能大概感知。)
还有一种「感觉没有透视」的图,多见于一些说明书里。这种叫轴测图。
像这种图,感觉就没有近大远小的概念。
透视透视,这种图,明显就不够「透」。
(此处想配图《让子弹飞》还不够透.gif)
前面笔者大言不惭,说那个例图作者的透视「错了」,是哪里?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看。
先从这张开始:
一条条来说:
1、A是胸腔的话,和B盆骨(屁股)之间,大小变化不大,但是为什么C的手已经缩得那么小了?C的手同比高度大概就在B的附近而已。
2、再看E,脚已经缩得那么小了,但是远处D的公文包还是挺大的,如果公文包拿过来人这边,那是有多大?
3、我们可以看到右图F线才是对的,因为那是所有柜子的锁头的位置,但是为什么左图中我打了△的G线,锁头却在G线下面?
4、根据透视线条可知,最远处「?」的洗手盘高度,和柜子的锁头差不多高,那么右图中H也是锁头的高度,似乎靠近人的胸腔附近,但是人的左手却好像位置很高?但是却又比锁头高不了多少。
再来这张:
别的就不说了,就说头:
1、中间C是原头,脑壳儿这么大?
2、左边B是笔者大概画头的比例,但不管是原头还是笔者画的头,A处的耳朵都不对。
3、这是笔者改小的头,虽然还可以再改善(五官大小等),但是可以比较下我的意思。
作者把脸画得那么好看,他不可能不会画头,个人觉得就是因为纠结透视,所以把头看做一个方块去迁就透视,最后越画越大,越画越方。
再来看这张,这张感觉最正确,但是其实最神奇。
如果你明白透视线是什么意思,你一定能明白:
1、B和C处的线是什么意思?姑娘身边大概半身左右的墙,等于远处两层楼的高度。
如上图,在透视中,a/b/c/d的高度是相等的,只不过近大远小,远的看起来短一点,能明白吧?
2、A处的门本身就没画准他自己画的辅助线。
也就是说到了这张图,透视已经崩了,但是我们觉得它很对,是因为它「感觉对」。
那么,其实不画出透视线的话,只看原图,我想肯定不会有人有意见,为什么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不,问题不在这里。
就算透视错了,笔者也认为这些图、作者的水平,都很棒了。
问题在于,为啥还要纠结于透视?
前面说了,透视有缺陷,又难,又容易被挑刺,方形还好,遇到人体的话一点头绪也没有。
那么纠结透视还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对于画手而言,透视还是非常有用的:
1、透视是一种手法,相当于摄影你要用什么镜头。
2、透视可以规范你画面的客观部分,也可以突出你画面的主观部分。
3、画手确实一般只用到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四点透视、鱼眼(广角)透视就差不多够了。
一般来说,一点透视等于「空间立体」的展示手法,多用于立绘,或者需要展示前后深度的画面。
简单来说就是——很立体的空间衬托着主体。
一点透视很适合展示画面深度。
但是你说你真的用一点透视的时候,真的就不会画出「侧面的距离感」了吗?
你不会那么傻吧。
一点透视只是一个主体的大方向,也是最有缺陷的描述方式,真的纠结起来的话,画面假得很。
两点透视,则是「客观立体」,至少你能够把焦点放在主体上。
同样是立绘或人物图,两点透视和一点透视的区别就是人物变得更客观实在了,从聚焦的层面上来说,反而弱化、朴素了。
可以这么理解,一点透视是聚焦某一处,所有东西都在衬托着某一处,两点透视是不聚焦、客观。
三点透视更加亲切,因为考虑了观察者的位置和身高。
比如仰视显得人物很强,俯视显得人物很弱,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技巧了。
如果物体前方的部分很大,就说明离观察者很近。
如果是手变得很大,也是同样道理,因为手臂有长度,所以身体部分看起来很正常,只有手的尺寸变得很大。
但是要注意一个事情:
像上图这种「前伸小手」,是「长焦镜头」的特点,也就是说其实这个人还是很远的,只不过画面被裁成这样,所以手反而显得小了。
同理,如果这个柯南在构图中很小,它的手变很大,就不合理。
关于焦距的问题,稍微拿手机镜头试试就大概不会搞错。
四点、广角透视这些,由于稍微超越了人眼,所以只要你能画出来,就会显得「非凡」。
所以大神们很喜欢玩大透视,因为可以很快地把画面的气势调度起来,而四点透视里又包含着三点透视,只要构图、人物摆位得当,一张图可以把透视的优势都占了。
换句话说,透视是让你的画面「有理可据」的东西,也是表现手法,你可以不纠结那些透视线,甚至你有一点画错也不怕,但是你要明白自己在用什么透视,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不要本末倒置。
看到这里,我们回到这套图上来,笔者说它「本末倒置」。
在背景上抠严谨的透视用西方美学去构建可信的场景,是可以给予观众震撼和张力的,而到了人物身上,就应该用东方美学去调和,所以,人体透视不用那么「死准」也是可以的。
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其实都运用和混合了多种透视原理,如果你本身就没画准,你还用透视线去标自己的图,无疑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千言万语,汇集成一根弯弯的水管。
你画图,并不是为了把人画成弯的,OK?为了纠结透视而把人画弯,就是本末倒置。
弯的水管,是用来衬托人物的,你的人物,应该依然是直的。
因为你作画的时候,你也在感受和想象着观众会看到什么、应该看到什么。
你一定还感兴趣:
18万奖金竟被校园组学生收入囊中?天才少年连续三年获得GGAC大奖,原因终于揭晓了!
真快乐源泉!播放破45亿次的萌系小狮子用创意脑洞获1500万+粉丝关注!
啊打!拳拳到肉的究极硬汉画风!让这位李小龙铁粉动画人给你点颜色看看!
迪士尼最新2020财年总收入公开!从全球前十大IP看国内外动漫产业的异同
想了解更多后续的介绍要锁定wuhu哦,微博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wuhu动画人空间,对了!如果你想看更多动画作品,去b站搜索wuhu动画人空间看看?
新加入的小伙伴们请注意!往期精彩内容在平台里的wuhu主页上,可别错过哦!欢迎小伙伴们的投稿!
如果你喜欢,请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欢迎留言和wuhu三侠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