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城,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古城。
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包围下,是独具威严的紫禁城,是流淌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是断壁残垣的明城墙,也是如血管般遍布在四九城里的胡同和巷子。
就像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里面的场景一样,北京城虽然早已褪掉了“北平”这个名字。但是,却永远保留着百年前“北平”的影子。
![]()
而过去的北京,就藏在飞逝的时光里,也藏在那些并不被人知的小巷子里。北京的旧景,有很多很多。
如果可以,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随着小编的回忆,一起去寻找过去的北平城。
![]()
胡同·民国旧影
所以姜文,刻画了百年前的北平,选择了内务部,也选择了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斜街紧邻前门、大栅栏,是商业化比较小的一条老北京斜街。四处都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那是属于北京这座城市的烟火。和著名的什刹海“烟袋斜街”相比,它简直就是一位暮鼓晨钟的老妇,静静地见证着北京的岁月。
来这里的游客,经过了大栅栏的拥挤,感受了北京坊的现代,在进入杨梅竹斜街的一霎那,时间也被放慢了许多。北京的快节奏,在这条充满阳光的巷子里似乎消失匿迹。所有来参观的游客,拿着摄像机安静地记录下这一切。没有喧闹,也没有刻意经营的商业化痕迹。在这里,可以很清晰地听到生活的声音。于初临北京的朋友来说,你可能会对北京有了更温柔的理解。冯小刚拍的《老炮儿》,就是在什刹海这边儿拍的。开头儿出现的那个院子,就是菊儿胡同里的肃宁伯府。搁现在,就是一个大杂院。街坊邻居也都住了几代人了,过去辉煌早已在平凡的日子里宠辱不惊。
了解一座城市的灵魂,就是深入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冯小刚从小生活在北京,他对这座城市的爱,已经刻进骨髓里了。导演管虎也是,所有的老北京元素,在《老炮儿》这部电影里,沉淀了多少北京人的情怀。
菊儿胡同就这样,通过这部电影火了。但其实,它早已荣耀了百年。
它是中国唯一一条录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胡同,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过“联合国宜居奖”的住宅小区。
深入南锣鼓巷腹地的菊儿胡同,与热闹喧嚣,只隔着门前那一尊饱受风雨侵蚀的石狮。如果说杨梅竹斜街,是紫禁城门前最具城市烟火的存在。那么,菊儿胡同就是老北京元素最具象化的写照。
原来“岁月从不败美人”,也可以指一条所谓的,破烂不堪的老胡同。它的美,是老北京的原汁原味,也是归来故人的近乡情怯。
就像重庆这座最有烟火气息的城市一样,它珍藏着的,是老百姓最质朴的爱。也同样吸引着外地的游客,来这里寻找那些和家乡相似的记忆。
作为一个中国人,小编清晰的记得一道考题:“东郊民巷见证了整个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的血泪史,是在(晚清)时期,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使馆区。”
和朝阳区众多使馆区不同的是,东郊民巷的使馆区不是为了联系各国友好的纽带,而是被迫受屈辱地征用了祖国的地盘。
很多摄影爱好者,都会慕名来打卡拍照,记录下旧事西洋的建筑和它们所承载的年代感。很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也会来教堂门前拍一组婚纱,亦或是一组复古街拍。
东郊民巷饱经沧桑的美丽,见证着一波又一波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
教堂上栩栩如生的浮雕,蒙受了灰尘,但总算又等来了东郊民巷的车如流水马如龙。
不光是东郊民巷建筑本身的美丽色彩,而是有一段长达百年奋斗的历史加持。那份美丽,是值得纪念的。西什库教堂是北京最古老的教堂。1703年开堂,是一座天主教堂。
3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仿若弹指一瞬间,见证了太多太多庄严又神圣的时刻。教堂上古老的花纹和哥特式建筑风格,代表着天主教神圣的信仰。
在这里,也曾上演着教徒们的死命坚守,才保留下来的神圣净土。西什库教堂,也是北京宗教历史的痕迹,更是教徒们灵魂栖息的圣地。
王府井教堂,是北京的“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在两百多年前的北京,就已经开始建立。
九十年代,设在教堂周围的围墙被拆除,王府井教堂的真实面貌得以显露出来,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周围的花圃种满了玫瑰花,在不远处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辉映下,王府井教堂更像是一处浪漫玫瑰园。罗马式的建筑添加了中国风格的元素,是少有的中西方混搭的建筑风格。教堂前面的广场是开放式的,行人经过时,唱诗班悠扬的歌声就这样飘扬出来,就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除此之外,旧时的北京四大天主教堂还有西直门天主教堂和宣武门天主教堂。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北京的百年古刹,就藏在城市的建筑林里。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世间嘈杂的声音里,唯有古寺钟声余音袅袅,震荡着人的灵魂。与其说真觉寺是一座百年古刹,不如说它是一座记载着佛教历史的博物馆。在数百年前的北京城,一位来自西域的梵僧修建了真觉寺。
他来到这里,袈裟婆娑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关乎于宗教,也关乎于伟大的石刻艺术。
充满着异域风情的真觉寺,被后来的游人们争相参观,也一度被看作是“北京的柬埔寨”。但真觉寺里岁月百年的银杏树却告诉他们,这座古刹曾经渡过多少迷茫的人。
北京大大小小数十座寺庙,潭柘寺的位置无人可以撼动。西晋的寺庙啊,1700年的千年古刹了。潭柘寺的香火是灵验的。将近两千年的香火,一直延续至今。
曾经德高望重的高僧圆寂之后,留下了顿悟的结晶——舍利子,就曾保佑着来潭柘寺跪拜的百姓。
潭柘寺的每一处无不充满着神圣的美丽。无论房梁上的花纹,亦或是屋脊的脊兽。
佛教一直都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知道来来往往一心求佛的善男信女们,又会有怎样的顿悟。
900多年的风吹雨打,末代军阀的残暴捣毁,再到后来的重建返修。它的建筑风格充满了神话色彩,步足与内,仿佛魂穿了另一个世界。腾空的青龙,慈祥的菩萨,狰狞的麒麟。人类在白瀑寺,变得如此渺小。北京是具有多面性的,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它,就请不要停歇于表层。走进一个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静下自己的心,感受它的心跳,感受它的脉搏。北京还有太多太多值得推荐的去处,如果喜欢这个“探寻京城”系列的朋友,可以留言点赞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