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载自电影天堂(ID:dianyingnews)
以孩童为主角的战争电影,并不少见。
比如《伊万的童年》,又比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它们都以稚嫩的幼童视角,放大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今年疫情结束后,我们在大银幕上也看到了更为奇妙的《乔乔的异想世界》。
![]()
电影用一个崇尚纳粹、崇拜希特勒的小男孩制造了一场喜剧。
实际上,却是更直接深入的展现了战争的荒诞与悲哀。
如今,又来一部同题材影片。
与前几部不同的是,它是平静的,从容的,甚至还有一点可爱——
《元首偷走了粉兔子》
![]()
片名童真而有趣,也让人不禁感到好奇:
是哪个元首,偷走了谁的粉兔子呢?
这里元首,指的就是二战时期的德国首领希特勒。
他偷走的自然不是一只粉兔子,而是无数犹太儿童原本粉红美好的童年。
![]()
电影以犹太小女孩的视角,记录了二战时因希特勒上台,一家人流亡的全部过程。
女孩名叫安娜。
她生活在柏林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
有慈爱的父亲,温柔的母亲,调皮的哥哥,还有一个十分疼爱她的女佣。
看得出,她的家庭富裕殷实,独立的小洋楼,吃穿都很充足。总是有电话打进来,母亲接电话的语气,也十分不安定。安娜有些不解,等第二天起床见父亲的床铺空了时,她担心极了。安娜父亲的身份是德国十分著名的犹太裔评论家,他曾在报刊上对希特勒毫不留情的批判,如今已经被纳粹视为眼中钉。不用想,希特勒一旦在选举中胜出,他的家庭首当其冲。于是,敏感察觉到危机的父亲,在政坛大选出结果前逃往瑞士。因为是秘密出走,怕引起别人注意,母亲交代孩子不能和任何人提起,行李也只能带必需的物品。这让安娜很是苦恼,自己最喜欢的粉兔子和灰兔子,只能带走一个可怎么办。好在出发前,女佣慈爱的告诉她,自己会把粉兔子装在一个小皮箱里,等他们到瑞士安定下来就寄给她。在火车上,幼小的安娜在不慎感冒,到达瑞士时病情更加严重。这让一家人不得不花了一大笔钱在瑞士高档酒店住了三个礼拜。虽然这里的奶酪吃起来有一股旧皮鞋的味道;虽然异国的语言交流不是那么通畅;更没有在柏林那么大的房子和女佣。但好在,乡下的天够蓝,草够绿,万事看起来都还是平静如水的样子。某一天,安娜在柏林的教父来到了这里,带来了一个消息。这些听起来惊心动魄的消息,对安娜的世界也造成了不小的撼动。她忧心忡忡的想,自己装在皮箱里的的粉兔子也被希特勒拿走了?父亲一样忧心不已,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被自己想的更加严重。因为瑞士中立国的属性,在这里不能发表任何关于纳粹的文章,没有人提供任何工作。一是远在柏林的海皮打来了电话,她已经找到了新的家庭。原先光鲜亮丽的母亲,已经变成了一个头发凌乱的中年妇女。兄妹俩也需要重新再去熟悉一个陌生环境,去掌握一门陌生语言。和其他直接对准战争场面,或间接描述迫害俘虏的二战电影不一样的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不曾让我们亲眼目睹战争中那些凄凉惨痛的呻吟,和面目扭曲的痛楚。电影最大的起落,是一个原本富裕美满的家庭在政治和权势的迫害下,变得衣食困顿,四处流亡。而那些比较有冲击力的危险也并不直接展现,都是借由他人之口。但这样偶尔的悲伤气氛,又会在孩童天真的视角下,和一家人充满爱和理解的调侃中,瞬间消散。比如安娜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个有成就的名人,都会有艰难的童年。后来在和瑞士的朋友告别时,她又故作深沉的感叹,这是我艰难的童年的一部分。在和妈妈谈起流亡生活时她又说,至少我和哥哥以后应该都会成为名人,因为我们有一个艰难的童年。一家人最初在瑞士安居时,哥哥抱怨旧奶酪闻起来像旧袜子。后来到了法国,当安娜嫌弃的看发霉的奶酪,哥哥又笑着说:在去往伦敦的桥上,兄妹俩看向一望无际的大海,感叹着一切又要重新开始。而母亲打趣的说道:我等不及今晚在伦敦吃上一块可爱的旧奶酪了...父亲为生计四处奔波,母亲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音乐家成为了合格的家庭主妇,孩子们也一遍遍的学习着自己完全不懂的语言和知识。无论从哪里开始,无论何时重新启程,无论在何处安家,他们一直都共同努力着。比如安娜的教父,一直告诉安娜这世间有美好的魔法,只要轻轻一吹,就能够愿望成真。只是在一次次逃亡中,在得知自己的兔子被元首偷去了之后。以前都愿意配合的安娜揭穿了教父这个充满爱心的小把戏。教父并不沮丧,即便在他被纳粹排挤打压迫害,依然托友人将怀表带给安娜,为她保留这美好愿景的存在。它虽不像其他战争电影的主题那般重大和深远,却依然深入人心。![]()
![]()
不要喜欢我,否则被人知道了
就会夸你有品位
“双击”下方,每天好片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