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第一阅读
图 | 互联网
第一阅读 |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2020,终于,翻!篇!啦!看着日历上崭新的“1月”,仿佛过去的一年都不曾出现过。2021,这个充满希望的开年,令人百感交集。难道不值得举杯……哦不,是打开一本好书,来庆祝一下吗?
今天,我们就来打开一本书吧!还记得你读的上一本书的扉页上印着什么吗?“献给斯坦利”?“给我的妈妈”?你可能没想过,书的第一页也能如此有趣。就让我们用这些有趣的“第一页”开启新年,如何?
发现亮点了吗?
“之所以要感谢这么多人,
是因为我发现了这样一条定律,
书中致谢部分里提到的每个人至少都会买一本书,
可能还会买好几本书,
给亲戚和周围的所有人都送上一本。
如果你希望我们在下一步的致谢里提到你,
而且你们家族的人很多的话,
可以写信给我们。”
“献给我的妻子Marganit
和我的孩子Ella Rose及Daniel Adam,
要没有他们,
这本书两年前就写完了。
没想到写教材的人还能这么有趣呢?
好的吧,
和上一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哇!
但,也是真心坦诚的感谢了……
“谨献给每一个有孩子的人,
要忍受这玩意儿可不容易,
大家辛苦了。”
和家长们抱头痛哭!
大家辛苦了!
原来是这样,
那我还是不被感谢的好!
那可不,
记得要感谢自己呀。
这段致谢看起来非常朴实,
但感谢的一大堆科学家和业界人士,
其实全是小说里的角色。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作者在扉页献词中写:for Jessica, who loves stories,for Anne, who loved them too,and for Di, who heard this one first.
谨以此书献给杰西卡,她喜欢这故事。安妮,她也喜欢这故事。戴,她是故事的第一位听众。
很温馨,很平常吧?不过,哈利·波特的故事足足有七本,难道献词都是一样的?当然不是。每个阶段对她产生影响的人都会被她一一记录:
《哈利·波特与密室》
for Séan P. F. Harris, getaway driver and foulweather friend。
谢安·哈里斯是罗琳儿时的同学兼好友。那时谢安有一辆青绿色的福特安格利亚,那对罗琳而言意味着自由,因为她不用再求老爸搭车了。谢安常载着她暂时离开种种烦恼,正如《密室》里的老福特安格利亚载着哈利逃离女贞路4号,而后飞往霍格沃茨,在禁林里饱经风霜后,又一次救哈利和罗恩于水火,逃离八眼巨蛛的追赶。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To Jill Prewett and Aine Kiely,the Godmothers of Swing
斯汶是罗琳在葡萄牙时经常光顾的迪斯科舞厅,位于波尔图杜罗河畔,字面上有“秋千”的意思。吉尔·普莱维特和艾妮·基利是她在葡萄牙时的两位室友,艾妮来自爱尔兰科克市,吉尔则是英国人。三人同为一所语言学校的老师,几乎每周六晚都会拜访斯汶,所以被称作斯汶的教母。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To Peter Rowling,in memory of Mr Ridleyand to Susan Sladden,who helped Harry out of his cupboard
彼得·罗琳是罗琳的父亲。似乎前几本书出版时他们的关系并不好,所以没有一本是献给父亲的。《生命中的一年》里说也许因为罗琳童年缺少父爱,才使得哈书里有许许多多完美的父亲形象。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To Neil, Jessica and David,who make my world magical
《凤凰社》是七本小说中最长的,可献词却非常简短,也非常温馨。尼尔全名尼尔·默里,是罗琳的第二任丈夫。杰西卡是罗琳的大女儿,《魔法石》也是献给她的,《凤凰社》出版时她已经10岁了。戴维是罗琳和默里的第一个孩子,当时只有几个月大。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To Mackenzie,my beautiful daughter,I dedicateher ink and paper twin
麦肯琦是罗琳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于2005年1月23日,《王子》出版时她也才几个月大。罗琳曾经在她官网上写道:“她美丽极了,虽说我可能有偏见。”《王子》的写作和麦肯琦的生命大致是在同一时期酝酿的,所以罗琳把这本书唤作麦肯琦的孪生姐妹。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这本的献词是最特别的,不但采用了斗折蛇行般的格式,像闪电,又像字母 S,而且分成了七份,这个最具魔法的数字,把第七份献给忠实于哈利的读者。“
“精巧地不老实”,
让人大呼妙哉妙哉。
就从这一句开始,
这段始于书的书信情缘打动了全世界的多少人啊……
你不应该把闲暇浪费在这样一部毫无价值的书上?
你可是蒙田呀,
是不是过于谦虚了!
这是你和我的悄悄话,
其余的全是空话……
爱的表达太高级!
“这本关于时间的书,
献给珍妮,
是你让我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变得珍贵。”
温柔到极致!
有几个大人,
能真的读懂孩子呢?
“宿主”?
所以这是病毒写的喽?
不!能!更!赞!同!
对啊,希望每一个,
每一个女儿,
都能如此。
哪些书成了你自己的一部分呢?
真美,连时光都温柔了下来。
完美回答
“有一个永远会逗你开心的人是怎样的体验?”
扫码关注
第一阅读
阅读·陪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