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5GU2R9CkG48x90klz-WQ==.gif]()
InsDaily-每日lns新資訊
本文转自:艺非凡
ID:efifan
乍听起来,好像褒义词?有点坦白,有点谦卑,有点义无反顾。罗翔自己也没想到,一个曾经被骂到退博的人,三番五次被热搜提名。参加脱口秀被当“箭靶”,微博发读后感被骂“阴阳人”。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却能在后浪社区B站斩获1000多万粉,播放量超2.8亿。带火“法外狂徒张三”,成为B站建站以来,粉丝增长最快的up主。
他讽刺李诞与池子的矛盾,讽刺朱一旦团队,讽刺张雨绮婚姻生活……一开口就是奥威尔的“不要沉迷价值与意义”,连李诞也直呼内行。那一瞬间我们仿佛明白了,为什么会有数千万人对他着迷。所以撕开这位千万粉丝up主的面纱,成了《十三邀》第五季的头号新闻。9月8号,罗翔因为一条平平无奇的读书摘录在微博“翻车”,被网友围攻大骂,情绪之下选择退博(有兴趣可自行搜索)。两件毫无关系的事被上升为“屁股”问题,这大概就是“学刑法最崩溃的时刻”。
潮水褪去之后,罗翔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勇敢”。一位知名法学教授,站在面对全国几亿观众的舞台上“嘲讽”又“冒犯”。访谈中每段话都说得诚诚恳恳,小心翼翼,将交谈的形式流向它应该流向的地方。民众很多时候,更希望撇开程序,去追求他心中的一种正义。而这种正义,反而会导致非正义……
言下之意:侠义之心人皆有之,它更安慰人,带动了某种“自我表达”,也无需承担法律的责任。无知的热情和好辩的天性,为清白之人扣上带有“污名”的帽子。最近池子和杨笠引发的“男女对打”,就是最好的佐证。键盘后的神秘人煽动群众矛盾,激化两性对立,老练地按下举报键再补一刀:如罗翔所说:“有时往往是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的。”却总有人以道德之名,将一个人说过的话放大为盖棺定论的污点。《十三邀》第五季首期,甲乙双方都显得真诚,充满思索。曾经入校第三年便获得“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大老师”,被骄傲和呼声拥抱。又突然被命运推到聚光灯下,享受顶流的拥护也初尝了舆论的暴力。手握意外的人生剧本,罗翔心中升起最大的规则与反思:我思想过深刻的东西,感动过深刻的东西,我被我自己所说的感动了,我就真的觉得自己做到了。
这也许是罗翔沉默的原因,我说的自己都做不到,那我还能责备别人吗?“只能是你的行动在言语之前能够多那么一步,就可以摆脱虚伪的自我控诉。”接纳自己没办法活得“通透”,接纳一时“还不可以”。知乎上一条“如何评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的提问,被置顶的头条获得1.1万赞同,回答者就是他的学生。把刑事案件当做段子讲,揭示法学的深刻内核,说脱口秀是降维打击……
他自知法律的普及微乎其微,法律的受众本身便意味着小众。不,这只是一个曾经被现实击退的理想主义者,不断寻找法律与现实间的平衡,最后终于说出“心里话”。“笑过之后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刑法知识,,也认识到幽默背后的黑色无奈。”人能影响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很多人所谓的被你影响,那只是片刻的感动,最后还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
在爆红之后退回到原本的位置上,不偏执,不留恋,不苛求。罗翔入驻B站的第一支视频仅仅2分钟,2分钟能说什么?也许我只是一个在海滩拾贝的拾贝者,想借助这个平台让同学们看到海边那些贝壳的美丽,但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贝壳,而是希望同学们能看到贝壳后面的大海是那么广袤和美丽。
他接受有限,接受事与愿违,接受贝壳有时会遮盖大海的美丽;接受看到观点的争论上升为言语的攻击,言语的攻击上升为肉体的争斗。只要每个人在热闹的背后,在充满偏见的真实中愿意向自己发问:我们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但它是存在的|十三邀之罗翔sir电影:今天借刀杀杨笠,明天呢?
![]()
![]()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下小IN
每天会分享INS新资讯
长按添加订阅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