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传来让人痛心的消息。
1月9日,美国芝加哥发生了一场枪击案。
留美博士范怡然,不幸中弹身亡。
他的学历极其优越:
北大本科、剑桥硕士、芝大博士。
这是他读博的第4年,即将提交论文,据说计划回北大任教。
天之骄子,客死他乡。
![]()
这一新闻,在美国几乎没什么主流媒体大篇幅地报道。
但在国内刷屏了。
绝大多数都为此感到惋惜。
却也出现了一些刺耳的声音。
这些网友质疑他为什么去美国,待在中国不好吗?
连这种无差别杀人事件,都能扯上受害者有罪论,香玉既愤怒,又无奈。
人命当前,我们不应该对受害者有最基本的尊重吗?
回到案情本身。
该案凶手,是32岁的杰森·南丁格尔。
行凶前,他曾在社交平台扬言「我要炸掉整个社区」。
然而并未得到网友和平台的重视。
今天香玉想通过一部纪录片,和大家回顾全球首例无差别杀人案——《事件之泪 11年之后回顾秋叶原无差别杀人事件》
君の言葉”を聞かせてほしい~秋葉原無差別殺傷事件
25岁的凶手加藤智大,先是开卡车撞向人群,然后又下车狂砍施救者。5时21分:我要在秋叶原杀人。用汽车撞人,车不能用就用刀杀。再见了,大家。6时10分:预定走的道路封锁了。果然,什么都妨碍我。11时45分:抵达秋叶原。今天是步行者天国之日吧?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加藤入狱之后,竟有不少人给他写信。从08年到采访时,他已经吃了11年的药,从不间断。直到现在,汤浅都在责怪自己,不仅没有救到人,反而成为了别人的麻烦。但比起让凶手千刀万剐,汤浅更希望能从加藤身上找到一些有用信息。那时的他们经常需要半夜检查通行车辆,作息日夜颠倒,身体越来越差劲。电视上那个被千夫所指的人,曾和自己并肩而立、谈笑风生。和自己说过一样的话,做过一样的事,最后却走向了迥然不同的结局。秀逸转而找到了加藤的社交账号,发现上面全是负能量。他选择了残忍的杀人方式结束一切,这恰恰是懦弱的表现。一个足够勇敢的人,就算对社会心怀不满,也会认真工作、思考。加藤留下的文字,不仅前同事在看,还吸引了一大批日本年轻人。她一直饱受心理问题的折磨,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中学时她曾遭遇校园霸凌,于是憋着一口气考上了好大学。
但当来到朝思暮想的校园后,她却一下子失去了前行的动力。某天,她发现了加藤的账号,那些抱怨活着的痛苦和艰难的文字,让她感触颇深。他们主动传播这些文字,不少激进分子还成为了加藤的「死忠粉」。22岁的小岛一郎,在新干线上见人就砍,致1死2重伤。此人曾于2001年闯入大阪池田小学,持刀杀死8名学生,刺伤15人。向年轻人复述当年犯罪现场给他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阴影。会自动屏蔽不一样的声音,只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真理。他将一切罪过归咎于社会不公,没有给他留下生存空间。对于坚持写了11年信的汤浅来说,这一切都太令他失望。
又一年,汤浅去秋叶原参加祭奠逝者的活动,心中悲愤交加。但恰恰相反,他选择了宽恕,还希望通过写信来感化加藤。
比起执行死刑,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为何会犯下这些罪行。每当杀人案发生,网上必定有大批人呼吁对罪犯判死刑。截止2009年6月,全球已有139个国家实质上废除了死刑,占全球国家总数的70%。「死刑不是唯一,社会如何补救、建制来防范可能发生的命案才是关键。」但台湾最高法院最终以「郑捷手段凶残、泯灭天良、已无教化可能」等理由驳回上诉,维持死刑。所以,连续11年坚持写信给加藤,希望能感化他残存的人性。让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倾诉出来,供专家研究,供世人反思。但当面对法官时,杀人犯大多会坚持上诉,为自己申辩。诸如范怡然这样,寒窗苦读几十年,马上就能报效祖国的人才。「如果对谋杀不保留死刑的话,它会导致整个社会正义感的丧失,也无法安慰受害人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