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瓷器,必谈青花。
俗话说,“宁可藏青花一件,不愿留黄金一箱”。
起于唐,兴于元,巅峰在清朝康熙年间,又在新中国成立后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将青花的美带入大众视野,诠释出了青花瓷浪漫的一面。
青花瓷,可以说是代表中国的符号之一。
古人喜青,含蓄、沉静和淡泊,与中国人一贯追求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境相契。
因此幽靓苍翠的青花一出现便共鸣了中华民族的视觉审美。
中国人喜欢借物表意,传达对生活的美好寄托,因此可以绘制的青花成了人们的表达工具。
可以说,青花的美,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东方艺术风格,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内有的民族精神。
青花常有,但构图深邃、笔法流畅、寓意深刻的青花难得。
我们的买手为了向大家呈现一套胎质细腻、釉层晶莹、青色明亮的青花产品,在景德镇寻觅良久,终于找到了这套由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景兴瓷厂的老艺人李永平打造的青花系列产品。
今天我们就在这为其发起众筹。涵盖茶具、仿古花瓶、香炉,置于室内,为房屋增添一份中式韵味。
此次众筹的产品,以传统手绘之法在青花上满绘缠枝莲纹,清新典雅、委婉多姿。
青花瓷与缠枝莲的相逢,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蜿蜒曲折、缠绵久远,一种藤蔓骨,缠绕万种花,这是缠枝花的特征所在。
缠枝莲连绵不绝,无止无息,却繁而不乱,很好地体现了以礼治国、主次分明的中式审美。
中国人崇尚”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缠枝莲“花中有花,叶内添花”,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
此品种目前传世瓷器中乾隆官窑比较多见,而雍正时期的少有,所谓物以稀为贵,其市场价值不可估计。
“清雍正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双耳尊”也是我们此次复刻的产品。
盖碗尺寸:口径8cm,高9cm,满杯容量110ml
缸杯尺寸:口径7cm,高4.5cm,满杯容量80ml
尺寸:口径21cm,高55cm,宽度42cm
大美缠枝莲青花瓷,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众筹时间:2021年1月14日~2021年2月13日
预计众筹结束后15个工作日发货
老瓷厂的手工匠人
说到青花瓷,不得不提景德镇。
元代的统一打通了欧亚大陆,使得陆路交易发达,青花瓷远销中西亚。1278年,元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景德镇烧制出成熟的青花瓷,从此兴旺了的青花瓷遍销世界各国。
吴敬仁、辛安潮在《中国陶瓷史》中曾评论:“明人对于瓷业,无论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术均渐臻至完成之顶点。而永乐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艺术之东渐,与我国原有艺术相融和,于瓷业上,更发生一种异样之精彩。”
李永平工作过的景兴瓷厂
由于分工明确,各有专攻,使得景德镇许多失传的产品得到了恢复,同时,还开发了清新、明丽、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品种,在礼品瓷、展品瓷和内外销商品瓷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甚至单位团体、家庭等很多都用青花瓷器。
但在90年代市场化浪潮下,十大瓷厂逐渐衰落,成为历史。
老瓷厂职工说,“十大瓷厂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死亡的”。
但它们生产的瓷器到今天依然是收藏家趋之若鹜的藏品,也是景德镇人心目中陶瓷领域的高地。
这次的产品保留了传统手工胎制作和手绘笔法,整个系列产品釉质白中泛青,青料浓淡相间,繁而不杂。勾线流畅,气韵兼力;分水适宜,浓淡自如。非数十年功力的画师是很难做到的。
注:所谓分水,是据“墨分五色”而分“青花五色”,用饱蘸适当浓度水分的料笔运行于瓷坯,画面需要淡的地方少停留些时间,画面需要深的地方则多停留些时间,以此能在瓷面上出现圆浑感觉的浓淡深浅变化。
大美缠枝莲青花瓷,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众筹时间:2021年1月14日~2021年2月13日
预计众筹结束后15个工作日发货
撇口,束颈,丰肩,腹下渐收,圈足外撇。
通体青花装饰,肩饰双铺首衔环耳。
盖置是天然为盖碗而生的放置物。
颈口如意纹,底足以变形莲瓣纹收足,阶层式的一圈足底又将小小的盖置挺立了起来,甚为精致。
这只小卷缸杯器型摹了古时文房画缸,端庄中亦有拙趣,文人气息十足。
执于手中,盈盈小巧,讨得喜爱。
缸品内外有唇,平沿深腹,腹下渐收敛,平底圈足。
发色青翠,色泽淡雅温和,矗立案头,展现婀娜撩人姿态,实是佳品。
无论是外壁的缠枝绕杯,变形莲纹圈足,或是杯内底部的花案,皆浓淡深浅分明,阴阳反侧疏落有致,笔墨意趣在缸体上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器饱满丰富,碗口外扬,让器面舒展开来,又给底部修出圈足,使得器身更显挺拔。
碗托虽弧却不深,远看甚至有平着的错觉。
从侧面看,器物的弧度宛如盛放的花朵,有利于四指持捏以倾茶闻香,更增添茶席之上的仪式感。
器型的曲线反复调整了多次才达到上手即能感受到湿润的程度,器外花案中间伴着轻舞的蝴蝶,在花果中穿梭。
执起碗盖,可见碗内壁底绘花朵两枝,双圈合之,笔法如外壁一样细秀颈峭,清丽严整,可谓灵妙生动。
购茶具套组附鸡翅木博古架,置于室内,增添古香。
炉身高足,挺拔有型。炉足以缠枝莲为纹样,委婉多姿,富有动感。
炉身外壁以八宝纹缠绘,八宝纹一为莲花,二为宝瓶,三玉鱼,四盘肠结,五伞,六白盖,七法轮,八法螺。是古代十分有代表性的图腾。
炉盖施透明釉,呈白玉状,雕刻镂空花纹图腾,炉烟自镂空出扶摇直上,飘渺万分。
盖顶以青花绕珠钮绘莲纹花瓣。从上至下开,正如一朵绽放的莲花跃然于瓷上,花瓣中心镂空雕刻,使其烟自莲花中缭绕而上。
此次众筹的花器,摹古选择了三种经典的传统器型,分别为梅瓶、赏瓶和蒜头瓶。
传统手绘青花缠莲枝梅瓶
南宋有诗篇《雪夜》:“松屋篝灯伴夜阑,赛季门不管雪花寒。调朱旋滴梅瓶水,读过唐诗再点看。”
传统手绘青花缠莲枝蒜头瓶
《饮流斋说瓷》记:“蒜头者,口似蒜头,而体段则近油锤,宋制已有之,后此尤伙。纯色、青花多有之。”
瓶口绘回字纹,下接缠枝团花纹。正如料峭春寒里,恰有几花独放。
器颈与肩部一分为二,上有蕉叶纹相间分布 ,笔触细腻,描绘清晰 。
近底足处绘一圈变形莲瓣纹,高足处绘海浪纹,一层一层,犹如连绵不断的海浪,又如层叠的云烟,给人联想的空间。
赏瓶出现于雍正年,名字来源于它在清朝时是专门用来赏赐王公大臣的器物,故名赏瓶。原本名为“玉堂春瓶”。
造型挺拔秀美,胎质洁白细腻,釉面莹润光亮,青花色泽鲜艳明快,纹饰布局层次分明,是乾隆朝“赏瓶”的标准器。
瓶颈长且细,引花入室,置入饱含风情的花与器,便如置身四季间。
器身绘制的图腾皆为中国传统祥瑞纹样,有“如意”,“芭蕉”,“回字纹”,“海浪纹”,“缠枝莲纹”等,清丽淡雅中透着深层次的美好寓意,一派欣欣向荣的姿态,给人以温暖。
花器底部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摹古而作。
大美缠枝莲青花瓷,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众筹时间:2021年1月14日~2021年2月13日
预计众筹结束后15个工作日发货
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里写道:“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不仅仅只是画师,亦有手工胎的创造者,执柴控火的艺术者共同创作了此次青花瓷系列。
几千年来,瓷器凭借产值与实力并存,早已经俘获人们的心。
选泥揉泥
取景德镇当地的优质泥料,如今高岭土高白泥早已不准采用,但亦有许多优质泥料可供替代。
此泥团花茶器的泥料则使用了高白矿泥,烧出后的瓷胎细腻结白,光滑温润。
拉坯成型
拉坯成型后的泥胎在晒干后,用刻刀进行修整。使其形态适宜,平整光滑。
青花瓷的绘制兼由景德镇十大瓷厂的老匠人李永平完成,从画面勾画的线条,料水可见其功力,笔力十分坚定细腻,非数十年功力的画师是很难做到。
大美缠枝莲青花瓷,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众筹时间:2021年1月14日~2021年2月13日
预计众筹结束后15个工作日发货
众筹档位说明
1
4
有赏瓶、梅瓶、蒜头瓶三种瓶型可选。
支持3280元,获得传统手绘青花三绝三件1套带底座,价值7880元。
7